近日,省政府辦公廳轉發《江蘇省“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方案》(蘇政辦發〔2022〕63號,以下簡稱《建設方案》),現解讀如下:
一、出臺背景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現代流通體系建設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和國務院批復要求,積極服務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根據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省發展改革委結合我省實際,牽頭編制了《建設方案》,并經省政府同意,由省政府辦公廳轉發,這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省加快建設系統完備、創新引領、協同高效現代流通體系的實施路徑和工作指引。
二、主要目標
《建設方案》提出到2025年,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商品和要素流動更加順暢,基本建成立體開放、便捷高效、綠色智慧、安全可靠的現代化交通網絡、物流網絡、商貿網絡,金融、信用、標準等支撐體系更加完善,流通市場主體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明顯提升,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顯著成效,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流通運行效率和質量全國領先,服務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能力進一步增強。到2035年,現代流通體系全面建成,商貿、物流、交通、金融、信用、標準等融合聯動,流通運行效率和質量水平世界領先,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顯著增強,為“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現代化篇章提供堅實保障。
三、發展任務及特點
《建設方案》梳理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全鏈路,研究提出“4+2+1”式任務,即“4”項國家明確的建設任務+“2”大支撐任務+“1”項江蘇特色亮點任務。其中,“4”項國家明確的建設任務具體為:一是深化流通領域市場化改革,促進商品要素自由流動。深化流通領域“放管服”改革,健全流通領域標準及規則,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二是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提升現代流通服務水平。健全多層次商貿流通網絡,推動新業態新模式發展,提升商貿流通企業競爭力。三是構建現代物流網絡體系,保障現代流通體系高效運行。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絡”體系,提升國際物流服務能力,加快建設應急物流保障體系。四是健全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增強現代流通體系支撐能力。強化交通樞紐和大通道建設,提高區域交通服務效能,持續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大支撐任務具體為:創新流通領域金融服務,激發現代流通體系發展活力。提高流通領域金融服務水平,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規范發展。完善新型信用監管機制,提升現代流通體系治理能力。強化重要產品追溯體系建設,推進流通領域信用監管體系建設?!?”項江蘇特色亮點任務是凝練國家和省工作要求,提出推動我省現代流通體系高質量發展,推進數字化、綠色化、國際化和一體化的具體發展任務,具體為:加快轉型升級步伐,推動現代流通體系高質量發展。加速現代流通體系數字化轉型,提升現代流通體系國際化水平,推動現代流通體系綠色化發展,促進現代流通體系一體化發展。
四、主要特點
(一)堅持把握最新精神。一是把握國家最新政策精神。系統研究國家規劃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等最新政策,詳細了解國家文件起草要求、過程和需重點關注的問題。二是把握我省當前發展實際。通過廣泛調研和座談,逐項梳理影響國民經濟循環的流通堵點問題,總結國內外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的經驗做法,緊抓堵點痛點,補齊發展短板,加快建設系統完備、創新引領、協同高效現代流通體系。
(二)堅持“要精要管用”。對照前期梳理的流通堵點和難點,在重點任務中研究提出可操作可落地的具體舉措。例如,在“健全綜合立體交通網絡”板塊,針對調研中徐州等地反映的鐵路運力資源尚未充分利用的情況,會同省有關部門共同研究提出統籌規劃完善“一級鐵路物流基地+二級鐵路物流基地+高鐵物流基地”的多層次樞紐體系,推進鐵路(高鐵)快運能力建設工程,加快鐵路物流基地建設和布局空鐵聯運基地等;再例如,在新型監管機制的大框架下,細化商貿流通領域信用建設,提出開展商務信用監管試點,強化商務誠信公眾服務平臺應用推廣,推進優化營商環境。
(三)堅持協同推進落實。在完善體制機制上,提出由省政府統籌相關部門,協同開展全省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工作。同時在工作任務上均明確了責任部門,確保將任務落細落實。在財稅、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撐上,提出探索增加支持新業態發展的混合產業用地供給、開展REITs試點、完善流通領域數據資源確權、交易、應用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