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和旅游廳:《江蘇省貫徹“十四五”旅游業
                            發展規劃實施方案》一圖讀懂文字版
                            發布日期:2022-09-06 17:28 來源: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 字體:[ ]

                            出臺背景

                            為貫徹落實國家《“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國發〔2021〕32號),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依據《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我省研究出臺《江蘇省貫徹“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實施方案》。

                            總體要求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進一步推動文化和旅游高水平融合、高質量發展,擴大優質旅游產品供給,激發旅游消費活力,優化現代旅游業體系,打響“水韻江蘇”文旅品牌,提升旅游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建設一批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和度假區,建立完善休閑度假體系,加快發展紅色旅游、鄉村旅游,大力發展數字文化和智慧旅游,旅游富民效應更加彰顯,旅游強省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光榮使命,助力譜寫“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提供有力支撐。

                            重點任務

                            (一)堅持創新驅動發展。

                            1.提升智慧旅游服務。到2025年,建成省級及以上智慧旅游景區、度假區100家。

                            2.豐富智慧旅游業態與產品。到2025年,新增智慧文旅示范和培育項目100個。

                            3.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到2025年,培育一批創新型文旅企業,認定省級文化和旅游重點實驗室15家、省級文化和旅游裝備技術研發中心20家。

                            (二)優化旅游空間布局。

                            1.推動形成“兩廊兩帶兩區”新格局。編制實施世界級運河文化遺產旅游廊道、世界級濱海生態旅游廊道、揚子江世界級城市休閑旅游帶、陸橋東部世界級絲路旅游帶、沿太湖世界級生態文化旅游區和沿洪澤湖世界級生態文化旅游區建設方案。

                            2.構建特色旅游城鎮體系。推進南京旅游樞紐城市,蘇州、無錫重點旅游城市,徐州、常州、南通、連云港、淮安、鹽城、揚州、鎮江、泰州、宿遷特色旅游城市建設,重點培育50個特色旅游縣(市、區)、100個特色旅游鄉鎮。

                            (三)構建科學保護利用體系。

                            1.推進文化和旅游資源普查。建成文旅資源數據庫和特品級文旅資源名錄。

                            2.加快發展綠色旅游。到2025年,新增60個省級及以上生態旅游示范區和旅游綠色飯店。
                                3.創新資源保護利用。到2025年,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江蘇段建設保護任務取得明顯成效。

                            (四)完善旅游產品供給體系。

                            1.培育打造世界級旅游產品。以蘇州古典園林、大運河、明孝陵、黃海濕地、垛田水村、里運河-高郵灌區和昆曲等世界級遺產資源為重點,培育打造一批彰顯運河文化、長江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彩魅力的世界級旅游產品。

                            2.開發建設觀光休閑旅游精品。到2025年,新增4A級及以上旅游景區40個,新增省級及以上旅游度假區8個,新增省級及以上旅游休閑街區30家。

                            3.大力發展紅色旅游。認定一批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項目,遴選一批江蘇紅色旅游五好講解員,舉辦紅色故事宣講大賽。

                            4.有序發展鄉村旅游。到2025年,建成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鎮30家以上、江蘇省鄉村旅游重點村鎮100家以上、推出鄉村旅游特色線路100條。

                            5.積極推進全域旅游。到2025年,新增省級及以上全域旅游示范區15家以上。

                            6.推進“旅游+”和“+旅游”。到2025年,新增30家省級工業旅游區和100個以上產業旅游項目,推進改造旅游特色高速公路服務區50個,培育20個以上旅游民宿集聚區。

                            7.促進旅游新業態發展。到2025年,建成10個國家4C級以上自駕車旅居車營地。

                            8.推進重點旅游項目建設。高水平運營、提質擴容、落實推進一批重點項目。

                            (五)拓展大眾旅游消費。

                            1.擴大旅游消費領域。到2025年,建成2個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培育3-5個全國知名旅游演藝精品項目,推出100個以上文旅演藝小劇場。

                            2.挖掘旅游消費潛力。到2025年,新增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2-3個、試點城市3個、省級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單位15個,培育國家級、省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40個以上。

                            3.增強市場主體活力。到2025年,建成100家以上高星級旅行社,4家省內飯店集團進入中國飯店集團60強,3家旅游企業進入中國旅游企業集團20強。

                            (六)提高旅游公共服務水平。

                            1.完善旅游交通服務。到2025年,新建改擴建通景道路500公里以上、旅游生態停車場500個以上,新增具備充電設施的停車場300個以上、充電設施3000臺以上,建設和完善城鄉風景道、綠道、無障礙通道、騎行專線等慢行游覽通道3000公里以上。

                            2.提升旅游便民惠民服務。到2025年,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1000座以上。

                            3.優化服務設施配置。到2025年,新建改擴建旅游集散中心10個、游客中心100個以上,打造“最美公共文化空間”1000個。

                            4.健全游客權益保障機制。暢通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等渠道,確保旅游投訴辦結率在98%以上。

                            (七)創新旅游宣傳推廣模式。

                            1.強化“水韻江蘇”品牌塑造。每年舉辦大運河文化旅游博覽會,省、市聯合舉辦長江文化節,開展主題旅游線上推廣行動。

                            2.開展境(涉)外宣傳。到2025年,增設3-5家江蘇旅游境(涉)外推廣中心。

                            (八)構建現代旅游治理體系。

                            1.推進依法治旅。推動修訂《江蘇省旅游條例》,深化“放管服”改革,提升旅游市場監管能力。

                            2.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毫不動搖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壓實“四方責任”,落實“四早”要求,堅決防范疫情通過文化和旅游途徑傳播。

                            3.強化旅游安全保障。加強重點時段、重點環節、重要設施設備、大型文化和旅游活動及高風險項目等的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監管。

                            4.健全旅游信用體系。加強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實施重點領域信用監管示范工程,開展文化和旅游市場失信主體認定工作。

                            5.提高旅游行業智慧化監管能力。到2025年,納入江蘇智慧文旅平臺進行智慧監管的重點文旅場所不少于1000個。

                            6.倡導文明旅游。建設一批省級及以上文明旅游示范單位。

                            (九)穩步推進旅游開放。

                            1.有序促進出入境旅游。及時研判國內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國際環境發展變化,在確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構建健康、安全、有序的中外人員往來秩序。

                            2.擴大旅游開放合作。加強城市間文化和旅游交流合作,舉辦“歡樂春節”“文化旅游年”等對外及對港澳臺文化和旅游交流活動。

                            (十)強化旅游人才培養。

                            1.加強從業人員教育培訓。實施文化和旅游部導游、講解員專業素養研培計劃和“金牌導游”培養項目。

                            2.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支持校企聯合建設旅游專業人才實訓和培訓基地,建好江蘇文旅融合與全域旅游研究基地等科研平臺,完善旅游專業人才智庫建設。

                            實施保障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地要將旅游業發展納入重要議事日程,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形成黨委領導、政府推動、部門協同、全社會參與、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的大旅游發展格局。

                            (二)加大資金支持。統籌用好全省文化和旅游發展、文物保護相關專項資金,加大專項資金對公益性公共旅游設施的補助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旅游企業和省級重點文旅項目融資支持力度。

                            (三)保障土地供給。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統籌安排省級以上重點旅游項目建設用地,支持盤活利用存量工業用地,鼓勵有條件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閑置宅基地和閑置住宅依法依規發展旅游業。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閱讀
                            Produced By 大漢網絡 大漢版通發布系統 喵视频,免费A片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A级毛片免费完整,免费A级毛片高清视频不卡,无遮无挡非常色的视频免费,亚洲欧美日韩尤物AⅤ一区,两个人看的在线WWW片